士族

江陵之祸:焚书十万余卷、士族十万为虏,为何这场浩劫鲜有人知?

公元554年冬,西魏铁骑攻破南朝梁的都城江陵。短短数日,十万士族百姓被掳北上,十四万卷典籍化为灰烬,一座文化繁盛的江南重镇沦为死城。这场史称“江陵之祸”的浩劫,其惨烈程度甚至超过“靖康之耻”,却在中国历史上鲜为人知。为何这样一场几乎斩断华夏文明脉络的灾难,被后

士族 梁元帝 江陵 焚书 南朝梁 2025-10-29 18:59  2

别再被骗了!古代隐居,才是史上最牛的“网红打卡”!

先说个颠覆认知的:古代能玩隐居的,基本非富即贵,根本不是普通人!真相是——隐居是古代‘士族’的专利!首先你得是‘士’阶层,就像现在想隐居先得实现财务自由。来看证据:诗圣杜甫逃难到成都,穷得叮当响,立刻收到剑南节度使赞助的‘江景房’——杜甫草堂,推开窗就能看雪山

古代 隐士 嵩山 终南山 士族 2025-10-10 19:16  2

黄巢:落第盐商掀起义,砸开士族寒门路

公元884年秋,泰山狼虎谷的风卷着枯草,56岁的黄巢攥紧匕首,身后唐军骑兵的马蹄声越来越近。他最后望向长安方向——那个曾让他写下“满城尽带黄金甲”的地方,终究没能留住他的大齐政权。可谁也想不到,这场败得彻底的起义,竟替千万寒门子弟,劈开了士族垄断数百年的“铁大

士族 黄巢 盐商 落第盐商 士族寒门 2025-09-24 22:57  4

科举制,为何到武则天时才能“火”?

早在隋朝,科举制就已诞生,唐朝初年也延续了进士科,但在当时,它更像个“陪衬”。官场的核心位置,依然被门阀士族子弟垄断。直到武则天专政,情况才彻底反转。对武则天而言,盘踞朝堂的门阀士族(比如势力庞大的关陇集团)是她掌权的最大“绊脚石”,这些家族世代为官,根基深厚

武则天 科举制 门阀 士族 门阀士族 2025-09-22 15:01  7

按道理来说 黄巢是个读书人 为何没有一点长远眼光 导致最后的失败

历史上有些事情确实有点想不通,唐朝末年一个能写出“满城尽带黄金甲”的读书人黄巢,按正常逻辑来说不该这么没远见。但他在历史上的表现确实非常的粗犷,除了前期英雄无敌之外,后期的表现,甚至还不如五胡乱华时某些胡人政权,没有一点治理国家的痕迹可寻。

读书人 门阀 士族 黄巢 旧世界 2025-09-20 14:36  6

中国千年历史,进步,都是“熬”出来的

从夏商周的贵族们凭借血统世代把持权柄,到魏晋门阀子弟无需才学便能坐享高官厚禄,再到明清官僚体系中残存的恩荫特权,中国数千年政治史,本质上是一部“社会进步”与“既得利益集团”的博弈史。这段漫长的博弈清晰地揭示了一个规律:既得利益集团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大绊脚石,而

历史 商鞅 门阀 士族 夏商周 2025-09-10 11:01  5

唐肃宗、宋高宗和司马睿

在华夏历史的漫长进程中,王朝兴衰更迭,诸多政权在面临重大危机时,试图通过中兴来延续统治。唐肃宗于安史之乱后收拾山河,宋高宗在靖康之耻后重建宋朝,司马睿在五胡乱华后立足江东。这三位帝王的中兴之举各有千秋,从能力展现、艰难程度以及对后世影响的维度深入剖析,能为我们

司马睿 东晋 士族 唐肃宗 宋高宗 2025-09-08 19:49  7

河北士族与关陇集团的百年恩怨,非安史之乱主因,却导致藩镇割据

这事啊,搁咱们东北话说叫“宿仇归骨”,你要是真细扒拉中国历史上那些大姓、大族的恩怨,几乎总能寻到个头,最有“讲头”的,就属河北士族和关陇豪强的纠葛。有人只看唐朝安史之乱,觉得是河北人跟陕西人干起来的,其实苗头早在几百年前就种下了。故事得往后倒,倒到北魏年间——

河北 关陇集团 安史之乱 士族 藩镇割据 2025-09-06 22:57  6